
【推荐】高考作文汇编6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考作文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考作文 篇11、太阳无语,却放射出光辉;高山无语,却体现出巍峨。
蓝天无语,却显露出高远;大地无语,却展示出广博。
鲜花无语,却散发出芬芳;青春无语,却散发出活力。
2、什么样的年龄最理想?鲜花说,开放的年龄千枝竞秀。
什么样的青春最辉煌?太阳说,燃烧的青春一片光芒。
什么样的心灵最明亮?月亮说,纯洁的心灵晶莹透亮。
什么样的人生最美好?海燕说,奋斗的人生快乐无穷。
3、我梦想:来到塞外的大漠,在夕阳的金黄中感受“长河落日圆”的壮丽。
我梦想:来到海边的沙滩,从波涛的澎湃中感受“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惊心动魄。
我梦想:来到白雪皑皑的高山,在朝阳的艳丽中,领略“红装素裹”的分外妖娆。
4、幸福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
幸福是“春种一粒粟,秋收千颗子”的收获;
幸福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
幸福是“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追求。
5、书是我的精神食粮,它重塑了我的灵魂。
简爱说过:“我们是平等的,我不是无感情的机器”,我懂得了作为女性的自尊。
白朗宁说过:“拿走爱,世界将变成一座坟墓”,我懂得了为他人奉献爱心是多么重要。 裴多菲说过:“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我懂得了自由的价值。
鲁迅说过:“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我懂得了反抗精神的可贵。
每读完一本书,我就完成了一次生命的感悟。
6、朋友是什么,朋友是快乐日子里的一把吉它,尽情地为你弹奏生活的愉悦;
朋友是忧伤日子里的一股春风,轻轻地为你拂去心中的愁云。
朋友是成功道路上的一位良师,热情地将你引向阳光的地带。
朋友是失败苦闷中的一盏明灯,默默地为你驱赶心灵的阴霾。
7、幸福是贫困中相濡以沫的一块糕饼,幸福是患难中心心相印的一个眼神;幸福是父亲一次粗糙的抚摸,幸福是朋友一个温馨的字条;幸福是母亲一声温柔的叮咛,幸福是老师一次亲切的问候。
8、爱心是冬日里的一片阳光,使饥寒交迫的人分外感到人间的温暖。
爱心是沙漠中的一泓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
爱心是夜空中的一轮明月,使孤苦无依的人即刻获得心灵的慰藉。
爱心是春天里的一场细雨,使心灵枯萎的人特别感到情感的滋润。
爱心是夏日里的一阵清风,使心急如焚的人感到无比的凉爽。
爱心是黑夜里的一座灯塔,使迷失方向的航船找到停靠的港湾。
9、事业说:人生就是建筑历史的一块砖石。
友谊说:人生就是帮助别人攀登的阶梯。
奋斗说:人生就是与风浪搏击的双浆。
勤奋说:人生就是耕耘大自然的老黄牛。
困难说:人生就是在暗礁中行进的船。
挫折说:人生就是那条坎坷曲折的小路。
10、假如生命是一株小草,我愿为春天献上一点嫩绿。
假如生命是一棵大树,我愿为大地(夏日)撒下一片绿阴(阴凉);
假如生命是一朵鲜花,我愿为世界奉上一缕馨香;
假如生命是一枚果实,我愿为人间留下一丝甘甜。
11、生命真是一个奇迹。
一枝从污泥里长出的夏荷,竟开出雪一样洁白纯净的花儿;
一粒细细黑黑的萤火虫,竟能在茫茫黑夜里发出星星般闪亮的光。
一株微不足道的小草,竟开出像海洋一样湛蓝的花;
一只毫不起眼的鸟儿,竟能在枝头唱出远胜小提琴的夜曲;
一条柔软无骨的蚯蚓,居然能在坚实的土地里如鱼在海中似的自由遨游。
12、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
滴水可以穿石,是在告诉我们做事应持之以恒;
大地能载万物,是在告诉我们求学要广读博览;
青松不惧风雪,是在告诉我们做人要坚毅刚强;
成熟的稻穗低着头,那是在启示我们要谦虚;
一群蚂蚁抬走骨头,那是在启示我们要齐心协力。
13、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四野。
人们都爱莲花,爱她的亭亭玉立,爱她的不蔓不枝,爱她的香远益清。
人们都爱春天,爱她的风和日丽,爱她的花红柳绿,爱她的雨润万物。
14、古往今来,大凡有所建树者,无不是临渊之后退而结网者。
如果哥伦布只是“临渊羡鱼”,而不去辟风斩浪,扬帆远航,他又怎么会有发现新大陆的壮举?
如果哥白尼只是“临渊羡鱼”,而不去苦心观测,创立新说,他又怎么会写出《天体运行》这部巨著?
如果只是“临渊羡鱼”,而不去开通丝绸之路,张骞怎会有通西域那鞍前的潇洒? 如果只是“临渊羡鱼”,而不去开辟海上航线,鉴真又怎么会东海那水上风流?
15、 历史是一面镜子。
假若当初商纣王能广开言路,察纳忠言,何至于落得个身败名裂.葬身火海的下场? 假如当初蔡桓公虚心听取扁鹊的意见,何至于病入膏肓而一命呜呼呢?
假若当初项羽能从谏如流,接纳忠言,何至于落得个无颜见江东父老.自刎乌江的结局呢?
然而,反过来说,
如果当初齐威王不采纳邹忌的谏讽,又怎能取得“战胜于朝廷”的结果?
如果当初唐太宗不采纳魏征的劝告,怎么能创造“贞观之治”的局面呢?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
善纳人言者,昌;不纳人言者,亡。
16、风从水上走过,留下了粼粼波纹;
阳光从云中穿过,留下了缕缕温暖;
骆驼从沙漠走过,留下了深深蹄印;
哨鸽从天空飞过,留下了声声欢韵
岁月从树林中走过,留下了圈圈年轮??
啊,朋友,我们从时代的舞台走过,留下了什么呢?
17、承诺不是蓝天上的一片白云,逍?飘逸;
承诺不是水面上的一叶浮萍,飘游不定;
承诺不是夜幕中的一束昙花,转瞬即逝;
承诺不是清晨绿草尖上的露珠,晶亮而短暂。
承诺如同珍珠,它的莹润是河蚌痛苦的代价,也是河蚌的荣耀;
承诺如同蜂蜜,它的甘甜是蜜蜂辛勤劳动的结晶,也是蜜蜂的骄傲;
承诺如同流星,它的灿烂是陨石悲壮的付出,也是陨石的辉煌;
承诺如同金子,它的光 ……此处隐藏6210个字……色的质量,绿色不能自视为自然的宠儿一成不变,据说,苏北的意杨也是引进的树种,这就是“发展”。第三,要坚决反对“伪绿色”,我的确看到过一座笔立的山峰充满浓绿,但风儿吹过,不见枝叶摇动,原来那绿色是泼浇上去的。食品等方面更要谨防假“绿色”之名,行害人之实。总之,科学发展第一,悠悠万事,发展为大,绿色的问题应包含在发展的问题之内。有些西方人士就是要逼着你发展中国家把“碳排量”降到什么程度,实际上就是要限制你的发展,庆幸的是,我们已有警惕。
行进在苏北的高速公路上,有时会想,这路上车流似不甚多,占用土地建高速,是否值得。但又一想,“要致富,先修路”,少掉一点绿色,建四通八达之路,恰恰是为了大发展。苏北前途无量。把江苏分为苏南、苏中、苏北三片,我不是苏北人,也不是苏南人,而是苏中人,不偏不倚。我祝福江苏南、中、北各地。
得分:70分(满分)
评语:文章从反向立意,以生态与发展的关系来论“绿色生活”,有战略眼光,切中了问题的要害。用具体的感受、感慨,“牵引”着沉思与焦虑,把人带入作者的思路之中,自是高明。生态与发展的两难选择,文章偏向于“发展”,但是又力求“中庸”。若为高考作文,翘楚无疑。
绿色生活
70年代
王奎礼(金陵中学语文老师,1977年参加高考,考入扬州师范学院)
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全国人民几乎都得实惠了。电视,黑白换彩色的了;沟通,写信换电邮了;通话,大哥大换3G了。可是,三十年的教育改革,学生得的实惠却少得可怜。书包,依然那么重,甚至更重;试卷,依然那么多,甚至更多;题目,依然那么难,甚至更难。学生依然像他们的父辈做学生时那样,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我不禁要问:什么时候我们的孩子才能拥有绿色的学生生活呢?
所谓“绿色的学生生活”,就是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生活,就是有利于学生成才的生活,就是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生活,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有利于我们民族可持续发展的生活。这样的学生生活,它不应该只是从小就背负着父辈们自己没有实现的梦想穿梭于各种辅导班之间,不应该只是接受围绕考试而进行的模式化的应试教育,不应该只是做着各种试卷最后凭着一份试卷定终身,因为这样的生活,很难培养出身心俱佳的一代新人,很难培养出创造性人才,很难培养出获得诺贝尔奖的泰斗。“绿色的学生生活”,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应该顾及学生多样的发展需求,应该给予学生宽松的成长空间。它应该是活泼愉快的,丰富多彩的,生机勃勃的,一句话,应该是“绿色”的。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老师和学生从起始年级开始就在琢磨着升学考试的那份试卷,为着未来的那份试卷苦苦琢磨,孜孜以求。渐渐地,学生的棱角没了,锐气没了,灵气也没了。都说学生是民族的未来,那么,请还他们以“绿色的学生生活”吧!
人们都说美国等西方国家先进,都羡慕他们的繁荣发达,可是,很少有人去真正研究学习人家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近年来,虽然也有些仁人志士引进了一些新的理念和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可是,这些新的东西一走进中华大地就好像水土不服,很快具有了“中国特色”。前些年轰轰烈烈地搞了一阵子的“素质教育”,最后不了了之;近年来,又在推行新课程标准。真希望新课程标准千万不要换汤不换药,真希望它能真正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还孩子以“绿色的学生生活”,还学生以自由发展的绿色空间,让他们健康地成长,快乐地学习。我们的孩子真的是太苦了!君不见有的学生因学习时间太长眼镜度数在“与日俱增”?君不见有的学生因心理障碍而抑郁自闭?君不见有的学生因压力太大而早早结束了自己的青春年华?
当然,还学生绿色的学习生活绝不仅仅是教育工作者的事,它应该是整个社会的事,整个国家的事。我们的国人应该明白:不是每个孩子通过努力将来都可以获诺贝尔奖的,社会也不仅仅只需要获诺贝尔奖的人。人才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千万不要用一个模子去要求和培养我们千变万化的孩子。
总之,作为一个半百之人,我真的迫切地期盼我们学生的生活能早日少一点“灰色”,多一点“绿色”,我真的迫切地期盼我们的教育也像GDP那样飞速发展起来,我真的迫切期望我们的孩子里面将来既有青青小草般的雷锋式普通战士,也有参天大树般的爱因斯坦式的大方之家。伟大的民族应该诞生伟大的人物的。
得分:67分
评语:把“绿色生活”加上了“学生”的限定,成为“生态式”教育的思考,是使这个有些空泛的题目具体化的好办法。落实到学生生活上,作者就借着“绿色”这个话题展开了。说得都正确,但是似未切中问题症结。
绿色生活
80年代
王新民 江苏省通州高级中学(1982年参加高考,考入南通师范学院)
说不清有哪一种情怀牵掣,也道不明有哪一份感悟启引,只要提及“绿”,我便兴奋不已。绿色的叶,绿色的茶,绿色的原野……是的,绿色的世界里盛放着诗意的花朵。
常常,我会为绿痴迷:在爬上青藤的窗下入眠,睡梦来得沉实,甜美;在充盈翠绿的宴席,口胃变得芬芳,清亮……不止于此,这个年段的我,总是觉得,人的心灵更是不能缺少绿意。
亲爱的同学,在高三这样一个特别的季节,你们的心情还好吗?焦虑,烦躁,低沉,偏执……每当你们的这些表情进入了我的视野,我内心的阳光自然也会失去亮度、暖度。
我还要期冀即将步入高三的同学,能够更好地关心自己,让心灵永远栖息于绿色之中。
对于高三,我们一定要有一个合适的目标。目标是一盏明灯,它能够照淡心海的迷茫,照亮人生的希望。但是,膨胀的目标又如烈日当空,让行者唇焦口燥,行旅艰难。其实,选择清华、北大与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以及专业相当。在学习的过程中,面对如山的压力,如海的作业,你并不坚实的双肩也许难堪其负,焦虑,烦躁接踵而至。这时的你可以考虑:自我减负,寻觅捷径。甚至,你还可突发奇想:山不过来,我就过去。还有,你是否过于在乎考试的结果?其实,想想“花朵的终点是凋谢,道路的终点是绝境”,我们便有理由认为,“到达并不那么重要,终点并不那么美好”。要紧的是,我们能够“安于途中”,因为,“钓胜于鱼”。
高三学年,师长对我们的期冀一定胜于以往。他们的唠叨,甚或责备,可能成为我们的烦恼。如果我们能够将它们视作饥渴之际的苹果,寒冷之时的棉衣,那么,生活就会开放诗意的花朵,与师长的隔阂、矛盾止息于斯,学习便又其乐融融。哲人有言,雨后的青山是泪水洗过的良心。高考冲刺,其间的竞争难以名状,那份紧张甚至残酷可以想见。但是,这种现实不能成为斫损同学友谊的凭证,我们应该赠予对手更多的鲜花和掌声。如果我们是盲人,更要学会点亮灯盏,不是为了别人,恰是为了自己。融和的人际关系,远离了物质,遁逝了红尘,它吁求我们固守安静的内心:根系静默,枝柯才不会招摇;自身的简单才能获致丰富。
经历了这些以至其他方面的必要努力,我想,一定能够生活在绿色的春天!
得分:60分
评语:心灵的绿意,自然也是“绿色生活”的题中之意。作者从抒情切入,对高三同学的生活与情感作励志与心灵鸡汤式的指点,可融入真情实感。但是,较少深入心灵的发现,抒情就显得浮而不切。